除了攻擊以外,石器時代的人類還能選擇逃走。
」 最終導致國會遭佔領,另有5人死亡、150名警察受傷。排除了所有層級法院,包含聯邦最高法院取消候選人資格的權力。
紐時民調拜登輸川普5百分點,73%嫌他太老 2024美國大選:「超級星期二」和共和黨初選,川普是否贏定?海利還有機會嗎? 川普贏得南卡羅萊納州初選,出席保守派年會重現《誰是接班人》金句,嗆11月「開除」拜登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聯邦最高法院怎麼說? 此次判決中,最高法院沒有討論川普是否參與叛亂或違反「叛亂條款」,而是以「地方法院的職權範圍」為主軸進行判決,並提出了兩項裁定。至今,拜登政府仍然試圖透過司法通過學貸減免計劃。」這鼓勵了更多落選的候選人,在選後發動類似國會暴動的事件,也代表若川普今年敗選,即便他再次發動暴動,也不會遭到司法取消競選資格。
新聞來源 4 takeaways from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 on Trump and 14th Amendment(The Washington Post) Supreme Court ruling darkens critics hopes for a judicial curb on Trump(The Washington Post) ‘They didnt do it clearly enough: SCOTUS ruling prompts worries of another Jan. 6 crisis(Politico) The glaring omissions and telling fractures in the Trump ballot ruling(Politico) These Are the People Who Di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apitol Riot(The New York Times) Where abortion stands in each state a year since the overturning of Roe v. Wade(ABC News) Supreme Court seems ready to reject student loan forgiveness(AP News) 延伸閱讀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科州判決,裁定川普有總統初選資格。《Politico》就指出,若今年大選由川普獲勝,但國會最終由民主黨拿下過半席次,民主黨仍可以透過啟動「叛亂條款」,撤銷川普的候選人資格,推翻選舉結果克里米亞是某種可以傳來傳去的香腸三明治嗎?我不這麼認為。
綜合《華盛頓郵報》與《WION》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即將於當地時間3月7日,發表國情咨文演說,白宮邀請烏克蘭第一夫人澤倫斯卡(Olena Zelenska)和俄國反對派領袖遺孀納瓦納亞(Yulia Navalnaya)參與,但兩者都拒絕出席。新聞來源 Ukraines first lady declines State of the Union invitation(The Washington Post) Europes security elite braces for Trump, searches for backup plans(The Washington Post) Ukraines first lady and Alexei Navalnys wife decline Jill Bidens invitation to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WION) Are Black Voters Leaving Democrats Behind?(The New York Times) Navalnys Policy Shift on Crimea May Be Too Little, Too Late(The Moscow Times) 延伸閱讀 美總統初選「超級星期二」登場,觀戰重點一次看 共和黨欲停止軍援烏克蘭、北約,歐洲憂川普重返白宮,可能與中國修復關係? 這場看似永無止境的俄烏戰爭,早在十年前的2014年就開打了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華府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負責人波利亞科娃(Alina Polyakova)指出:「在西方,我們將納瓦尼視作勇敢對抗普亭的英雄。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今天是她第一天回家,像正常人一樣,她需要時間休息,所以雖然她非常感謝邀請,但她婉拒邀約。今(2024)年演說,包括尋求墮胎的婦女、芬太尼成癮者家長,以及加薩人質家屬都有受邀出席。
她的丈夫才剛在兩週前去世。白宮本想邀請並安排澤倫斯卡與納瓦納亞,於國情咨文時一起坐在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的旁邊,營造美國、烏克蘭與俄國反對派,共同對抗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氣氛,然而遭到兩者婉拒長期關注國民法官案件的律師沈元楷表示,國民法官案件對檢辯雙方的要求較過往高,確實會讓整個審理程序很費力。以案件類型來看的話,則是普通殺人案共佔43件,另外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有4案,強制性交殺有1案,加工自殺有1案,以上共有49案屬於殺人罪,共佔45%將近一半為最多。
全國首件國民法官參審案判決出爐,素人國民法官受訪稱「很棒的體驗」,了解法官非常辛苦 至於國民法官的職業,則以技術及事務人員為最多,專業人員為次多。有近三成的人不希望國民法官參審 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約三成適用國民法官參審的案件,被告並不希望讓國民法官參與審判,有時候甚至連被害者家屬都希望能走一般程序,僅由職業法官審理。雖然當年有提出應該把有罪無罪和量刑幾年分開評議,但實務上這樣的審理方式將更為曠日費時,成本更高。13案不想給國民法官審,僅5案如願,法院裁決標準不一致?律師:新制還在摸索期 國民法官傾向重判? 目前已經審結的16案當中,僅有1件殺人案判處無期徒刑,其餘案件中量刑最重的是2件家暴殺人案,分別判處16年5月與15年8月徒刑。
然而過往職業法官的量刑,基於罪疑惟輕原則,多是以「從輕」來看是否存在應加重的事由來量刑,當檢方無法舉證被告有應該重判的事實存在,就該輕判。像常見的街頭衝突意外死亡,算誤殺或過失致死,這種刑案在一般程序通常很快就會走完,但如果讓國民法官審理,要讓辯護人重建事實就困難許多。
北市酒駕致死案判決出爐,國民法官審議認為不合乎自首要件,判7年2月高於過去平均刑度 人生有多難,量刑就有多難:法官如何決定關幾年?國民法官會不會變「恐龍」? 至於上訴是否會讓國民法官好不容易做成的判決,又輕易遭到職業法官的推翻?沈元楷表示,其實國民法官案件的上訴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沒有充分理由,也不能調查新的證據,所以不需要太過於擔心人民參審會被架空。但如果有以下6種情況,就不能擔任國民法官: 自身因素:現涉刑案未滿一定期間、或被褫奪公權者。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僅有16件判決出爐。司法院刑事廳廳長李釱任解釋,由於目前審結的案件數目仍有限,因此量刑趨勢還不明顯。這也可能和目前的評議方式有關,因為現在犯罪事實的認定和量刑是一起評議,假如前面已經認定事實不爭執,後面量刑時,想著前面被告的犯案情節,可能量刑就會跟著變重。而長期觀察國民法官案件審理的律師沈元楷分析可能的原因,但也認為量刑趨勢還有待觀察。不過沈元楷表示,國民法官的量刑目前看起來確實比過去的行情稍高,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案件則是因為案情過於複雜,證據量太龐大,對辯護律師和檢察官來說,要連續數日、從早到晚密集的開庭,會是很大的負擔,選任國民法官時可能也不容易找到能夠連續請假超過一週以上的民眾,因此不走國民法官制度。
到庭選任:被抽出的候選者會先被通知選任日期,並由案件檢察官與被告辯護人進行詢問,以排除不具資格或不適任者,有正當理由者也可於此階段提出拒絕參與。所以是出發點不一樣所導致。
有不少國民法官遇到剛好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案件例如藥學等,也會提出許多專業問題來詢問證人和被告。若有前科或情節嚴重的才會加重,是由輕往重去計算。
由於目前審結的16案中,有1起殺人案判處無期徒刑,各界憂心國民法官參審案件是否傾向重判,司法院表示,因為案件量少,趨勢還不明顯。身心因素:因心智狀態不能或較難與他人溝通,而受到法院監護或輔助宣告。
主要理由包括因為國民法官案件通常較容易受到媒體和社會大眾關注,有些人擔心自己的案子受到過多注目和討論,進而影響判決。案件有關:與案件本身或被告、被害人有一定關係者。另外在職業分佈上,以技術、佐(助)理及事務人員佔31%最多,其次為專業人員21%、第3則是服務、銷售與勞力人員佔18%。案件以殺人案最多,酒駕次之 根據司法院統計過去1年所有的案件,以地區來看的話,台中14件、新北13件兩地最多。
另外也可以發現,參與者中有接近8成具大專以上學歷,和全國組成相比學歷較高,不過這可能也與選任程序有關。哪些人來當國民法官? 國民法官只要是年滿23歲的中華民國國民,在地方法院管轄區域連續居住滿4個月以上都有機會被選中。
未來國民法官將面臨更多更複雜的案件類型,例如貪污案也是最低刑期10年以上的案件。教育門檻:未完成國民教育者。
法律粉專「法律萬狀通」則指出可能的理由,國民法官的量刑在沒有共識時,會採投票機制,以最重的提議併入次重,直到過半為止,因為想判被告關10年的,也會同意關7年,所以國民法官所提出的量刑意見,是由重往輕去計算。選任國民法官總共會經過以下5個步驟: 初選:法院估算出需求人數,並由地方政府從符合資格民眾中進行隨機抽選,製作出初選名冊。
不能公平:有事證難以公平審判的人等。就他觀察,國民法官不是長期常態面對各種案件,會比一年要面對數百件刑案的職業法官,更謹慎思考要不要接受檢辯雙方的主張。因此國民法官目前集中在中壯年族群。目前依照法規,會由國民法官參與審理的案件主要有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例如強盜、強制性交、殺人等),以及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之罪(例如公共危險罪中的酒駕致死),但會排除少年刑事案件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複選:法院組成審核小組排除初選名單內「不符法定資格」情形,並通知複選名單內民眾次年度可能中選擔任國民法官。例如台北地方法院日前審理的精障殺父案,雖然有專業醫療團隊進行精神鑑定結果,但國民法官還是花了很多時間心力去評估,要不要接受辯護律師提出的「被告是病患,在案發當下發病」的減刑主張。
有不少人擔心,國民法官的選任是否為「黑箱作業」,或是法院會選出「自己人」等等,事實上最一開始的抽選完全是隨機作業,後續的個案抽選也是公開在法庭進行抽籤,一直到「到庭選任」程序才為了保護國民法官的隱私以及個資,採取不公開的法庭程序。不同的法官對於案件是否要走國民法官制度有不同想法,由於目前案件量不多,因此還在觀察中。
例如初犯、沒有前科且案情輕微,大概會是最輕刑度再加一點。個案抽選:當出現需國民法官審理的案件時,從複選名冊中抽出一定數量的候選者。